周年,也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自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多个县市区,提供了坚强的水安全保障,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尤其是为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水源保障。
一渠清水,从南到北,川流不息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天津干线外环河出口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到达天津的终点。南水北调,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在这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人工天河”建设运行中,一大批南水北调人活跃着、默默奉献着。
在万家灯火、齐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中,南水北调人始终坚守在工程运行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千里南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管理处副处长兼主任工程师李樑就是其中的一员,每当节假日,他都主动坚守岗位,时刻关注着所辖工程运行情况和外环河出口闸的水质变化。
李樑介绍说,“我们通过水泵自动采样,每4小时一次自动把水输送至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监测高锰酸盐、氨氮、溶解性有机物等12项监测指标,来实时掌握天津段水质信息动态,研判天津段的水质变化趋势,保障天津段水质安全。此外,每个月还有人工采样,通过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人工化验,全面掌握沿线水质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我们首先进行分析研判,然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沿线储备水质应急物资设备,如果有突发情况,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
优良的水质是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的基础。确保一渠清水不变质、不变味输入千家万户,是一直以来南水北调人追求的目标。“我们将持续利用好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水质实验室,强化各类指标监测,及时掌握全线水体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做好水质应急事件的相关准备工作。”李樑说道。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与此同时,中线工程采用全立交的明渠和暗渠输水,丹江口水库出水经过约20至25天到达天津市,与沿线水体不混合、不掺杂,确保优质水顺利到达天津市,通过水厂直供居民生活用水。
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历了多次汛期考验特别是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考验;经历了多年冰期输水考验等等,在一次次历练中,南水北调人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应急抢险技术,为今后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工程安全是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的基础,也是持续供水的基础。”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刘卫其处长告诉记者,“通过安全监测、工程巡查、设备巡检等手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此外,我们还引入了北斗卫星测量系统,及时监测箱涵穿越华北沉降漏斗的沉降情况;研究了天津市远期供水需求,发掘中线工程输水潜力,为天津市远期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各项安全离不开沿线地方政府的支持。刘卫其介绍说,天津市通过河湖长制,加强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管理。“我们和天津市水务局、天津水务集团、水厂、泵站建立了协调联动、定期互访、信息互通机制,强化了工程沿线保护范围的管理,强化了上下游水质、水量等水情信息沟通协调,为工程安全提供了保障。”
工程的安全带来了供水的保障。2014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供水范围从市内六区逐步扩展到14个区县,直接受益人口超1200万人。天津市获得了引滦和引江的双水源保证,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20222023调水年度向天津市供水10.4亿m,完成下达计划的107%,连续八年均超规划供水量8.6亿立方米向天津市供水。
此外,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天津市城区海河水系补水超17亿立方米,通过水系循环,大大改善了子牙河系、城区内河、海河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河道沿线居民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了适宜居住、休闲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能力硬的运行管理队伍,全力确保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同时还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后续工作有序开展;我们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使命责任,提部队伍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队伍拉得出、能力足、打得赢,保障供水安全平稳运行。”刘卫其表示。(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摄影 刘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