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为最基础的技术依据,对支撑和引领钢铁工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取得哪些成绩?企业该如何做好标准化工作?在当前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方面,标准应该如何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宇春,请她就这些问题为读者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张宇春: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根据WTO的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标准是自愿性的,标准的内容只有被法规或合同引用才能强制执行。
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总体来讲,主要经历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采用苏联标准,80年代到90年代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2000年以后以产品升级换代、技术创新、用户需求的自主标准制修订的三个发展阶段,满足了行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也实现了标准化从生产型向贸易型的转变。
国际上标准制修订工作都是通过技术委员会来开展的。以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例,目前下设17个分委员会,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钢铁产品。这些委员会都是开放的,欢迎大家参加。另外,自1993年我们承担第一个ISO秘书处以来,我们行业目前承担了6个ISO秘书处。
到2013年底,我们行业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总数2084个,其中钢铁产品及方法标准956个,占46%;强制性标准36个,占1.7%。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和科学的面向市场、引导创新、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重点突出的标准体系,发挥了总体规划指导和具体协调推动作用。
张宇春:经过60多年,几代钢铁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各行业的前列。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陈钢在去年到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调研时,对我们冶金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们行业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贴冶金行业实际,围绕自主创新技术和先进产品制修订标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新技术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注重坚持国际与国内标准化相结合,给国内标准化工作树立了非常好的典型,为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件彰显我们冶金行业标准化工作成绩的就是2013年9月鞍钢总经理张晓刚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张总从90年代担任ISO盘条与钢丝产品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到这次当选ISO主席,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冶金行业标准化工作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具体到标准化工作方面,“十一五”以来,我们通过加大标准制修订的力度,缩短标龄,研制新标准等,有效地促进了冶金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满足了下游用户行业的用钢需求。目前,我们行业约70%的国家标准是2006年及以后制修订的;标准的适用性也不断提高,基础标准水平获得提升,对行业快速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我们还研制了一批市场急需的新标准,填补了国内标准的空白。另外,在标准中设置关键技术门槛值,有利于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产品。
我们在板带、线材制品、钢管、钢筋混凝土用钢、新材料、军工品种等方面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以板带为例,我们围绕高强、耐蚀、长寿、减量开展工作,现行标准118项,正在制修订中的标准有77项,其中修订40项,新制定37项,70多家企业参与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这些标准主要是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装备制造用钢需求,实现重点产品国产化,和满足机械、汽车、造船等行业用钢的产品质量提高和减量化需求等领域。
在方法标准上,我们坚持与国际接轨的原则,所以我们的检测方法标准与国际接轨比率在80%以上。另外,检测的项目和方法覆盖的面非常广,涵盖了34个分析项目和几乎所有分析技术手段。
在积极开展国内标准化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国际标准化活动。以钢领域为例,目前我们参加了40多个国际标准项目,担任9个工作组召集人,6个项目负责人。“十一五”以来,以我们为主制定,已经发布的国际标准有16项。
张宇春: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国标和行标制修订项目有500多项,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用钢、高档电力和核电用钢、高档工模具钢、节镍型不锈钢、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钢等产品及配套方法标准,以及节能节水,综合利用等。以钢筋混凝土用钢为例,主要是制定长寿命、“绿色”钢筋材料标准,如耐蚀钢筋、不锈钢筋、镀锌钢筋、镀锌-环氧双涂层钢筋等;制定专用标准,满足特殊领域需求,如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用低温钢筋等。
另外,我们的标准制修订工作都是开放的,每年3月我们召开标准技术委员会的年会,这是行业的标准大会,要对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进行讨论,欢迎企业积极参与。
张宇春:创新转型升级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点。未来标准化工作要在行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领域,创新工作模式。
以电工钢为例,一般用途的通过标准整体提升淘汰落后;同时要通过标准把先进的产品快速推进引导使用;还要通过标准主动衔接上下游需求和化解贸易壁垒,去开拓市场。其他标准都要这样去积极推进。
在推动高品质特殊钢等新材料的技术进步方面,按照创新品种、提高指标、满足高端的思路进行。涉及的重点领域有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弹簧钢等关键钢材品种,如:开展GB/T18254《高碳铬轴承钢》新一轮修订工作,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立足高起点、高水平,推动我国高碳铬轴承钢生产与实物质量水平的提高,如:在限制五害元素(Ti、Pb、Sn、Ca、Al)以及DS(单颗球形夹杂物)类和氮化钛等长期争论的问题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标准水平。二是要合理划分标准技术指标,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如:拟分优质钢、高级优质钢、特级优质钢等三个质量等级,优质钢基本维持现行的2002版水平(与ASTM A295-09相当),主要满足摩托车、玩具等低端用户的需要;高级优质钢与SKF D33-1:2009标准相当,主要满足家电、机械等中端用户的需要。特级优质钢达到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主要满足铁路、汽车、风电、核电、数控机床等高端用户(长寿命、高可靠性)的需要。
这里主要是加强对工序能耗限额标准制定;加大对能源高效回收、转换和利用的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制定炼铁高效节能关键技术规范,推动高效节能型产品及装置应用,大力提升行业能源利用水平。
1)推广实施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化是系统工程和标准化相结合的产物。按综合标准化方法,结合行业重点发展领域,例如在核电、海洋工程、钢结构建筑等,确定标准综合体,构建协调优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充分考虑用户制造需要和产品使用环境,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效果最佳。
2)推动标准化与研发工作紧密结合。在国家层面上呼吁标准化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在制度上加强衔接;在行业层面上推进标准化技术机构和重点科研课题牵头单位加强协作;在企业层面上强化标准制修订和研发协调开展工作。
3)建立标准和认证配套机制。要加强产品标准标志和质量认证工作,促进企业对产品质量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自我责任和声明。通过产品的标准标志,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标准标志和产品认证在国际上非常通行,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4)制定和发布团体标准。在团体标准方面,我们可以准备和尝试开展制定发布协会标准。我国现行的是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四级标准体系。团体标准在国际上非常流行,比如API、ASTM、ASME。《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1988年12月29日颁布,加入WTO后,自2002年10月启动修法工作,尚无结果。最近有关部门正在起草《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到,用3-5年时间,建成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社会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要在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开展社会团体标准的试点。我们钢铁行业一定要积极参与这个试点工作。
张宇春:是的,企业是标准化工作的主体,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化。我对企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要制定标准化战略。企业要将标准化战略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要明确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价值,确立领先主导、创新突破、平稳保持、淘汰落后的标准领域。
2)提升企业标准水平,发挥引领作用。国家标准主要发挥准入门槛和基础支撑作用,引领作用主要靠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处于标准水平金字塔的塔尖,其包容性更窄,竞争性更加突出。不是靠政府一个国家标准把80%的企业淘汰了,而是靠企业标准确保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前20%的地位,所以说标准的真正引领作用要靠企业来发挥。
3)建设标准化人才队伍。标准化工作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经验和管理协调能力。企业要设立稳定的标准化岗位和人员,进行标准化业务知识的培训,让标准化人员参与研发。龙头企业一定要出标准化专家。
4)发挥标准化对创新的作用。企业应该在创新研发的概念阶段就考虑标准化。通常技术壁垒是在创新的初期就引入的,同样协调也应在尽早阶段达成一致。企业在确定新产品的性能要求时,要通过标准化与其他产品具有兼容性和互换性,降低创新成本。通过标准化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推进。另外,要发挥标准化对减少创新风险的作用。
5)积极参加标准化活动。事实上,参与标准化活动的程度与企业的行业地位是对等的,如果是参与标准制修订,那么说明在这个领域是跟随者,如果能够主导标准的制修订,就说明企业在这方面是引领者,如果能够承担标准化技术组织,说明获得了同行的信任和认可。例如,目前我国汽车板标准就是宝钢为主,电工钢就是武钢为主,管线钢就是首钢、鞍钢、武钢等为主。马钢、南钢等都是各自主打产品的标准制定者。
6)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实施。标准作用的发挥最关键的还是实施,要实施好就要宣贯好。不仅是生产和技术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标准,管理和市场人员也需要了解掌握,重点还要让用户了解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是什么水平,为什么是这样的水平。通过宣贯要引导用户的合理使用需求。
记者:感谢张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为导报读者详细介绍了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展情况,今后的工作思路并为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张宇春:在我们行业未来发展中,标准化工作仍然大有作为。希望世界金属导报今后加强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报道,为标准推动行业的规范自律、有序竞争、产品升级、质量提高,实现行业的创新转型、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上一篇:雕琢工艺 研发精品
下一篇:玻璃钢模具加热油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