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持平,销量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从2022年全年汽车销量情况来看,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因外部环境影响受到一定冲击;下半年一度因购置税优惠落地、厂商促销叠加2021年同期因缺芯问题基数较低,汽车销量有所恢复;年底之前受外部环境冲击,终端消费市场增长乏力,消费者购车需求释放受阻,汽车产销增速回落,与过去两年相比,产量和销量并未出现往年和预期政策结束应产生的年底翘尾现象。
汽车行业形势愈加严峻,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公司在面对多种不利因素冲击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原材料价格波动、终端市场需求波动等宏观不利局势,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勤勉努力,巩固现有客户并积极开拓潜在客户市场。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控制权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众德科技,实际控制人变为刘栩先生。公司于2022年10月完成董事会改组后,适时调整了公司组织架构,设立新能源(001258)事业部并成立了新能源子公司与轻量化子公司,一方面稳定并拓展现有客户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另一方面确定了围绕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及高端制造领域进行业务布局的战略规划,希望通过战略投资与产业并购,推动业务外延发展,实现主业转型升级。
公司始终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头部主力整车厂的技术发展方向为公司研发导向,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满足主机厂同步开发及客户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的产品配套需求。同时,公司不断改进业务部门的营销模式,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研发中心、品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对接关系,迅速响应客户需求,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并主动发掘优质客户、发挥区域优势,报告期内,积极投入新能源新材料、新材料领域,公司成功开发铝电池壳产品,为国际某知名品牌电动车配套。
公司注重产品品质和员工技能培训及绩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生产调度,合理安排原材料的库存、采购和生产订单的下达,质量管理部门严格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对产品进行把关,保证所有出厂产品的合格率。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满足客户短时间内快速供货的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行精益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从生产、采购、销售、包装运输、财务、人力等多个维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进一步强化工艺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成本;为提升全员降成本意识,公司将降本增效的理念贯彻落实,有效的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
作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员、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贯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培养,不断优化研发机构设置,提高研发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公司设立了江苏省汽车冲压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在冲压模具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工件校检、模具成型、模具修复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多项专利;2022年度公司新增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公司目前共拥有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01项。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在高精度、高强度/超高强度零件模具、多工位模、级进模等产品工艺技术上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2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对现行制度及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内部流程建设,并借助数字化车间的运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此外,公司还积极鼓励员工发挥主人翁精神,以合理化建议为切入点,围绕产线改造、设备保养、技术革新、工艺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下属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
2022年,适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汽车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在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冲击,走出年中波动震荡,持续保持了恢复增长态势,全年汽车产销稳中有增,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拉动下,实现较快增长,为全年小幅增长贡献重要力量,商用车处于叠加因素的运行低位。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迎合市场需求而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将会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材料和新工艺也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新趋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及其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具有较强的汽车车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生产制造能力、同步开发能力及与整车制造商同步配套方案设计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开发能力,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重点骨干企业。公司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一汽大众、东南汽车、广汽乘用车、福建奔驰及吉利汽车以等国内知名整车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也是本特勒、博世和汽车等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配套商,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为国际某知名电动车配套铝电池壳。
公司经过长期努力,已在汽车车身件和底盘零部件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技术研发、客户资源、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具体如下:
作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员、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公司设立了江苏省汽车冲压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在冲压模具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工件校检、模具成型、模具修复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多项专利。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在高精度、高强度/超高强度零件模具、多工位模、级进模等产品工艺技术上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公司紧紧围绕模具产品向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等方向进行研究与开发,拥有精密冲压模具设计、加工、制造能力,形成了冲压模具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平台,为满足与高效、高精工艺生产装备相配套的先进模具产品需求,公司全面实现设计数字化、CAE/CAD/CAM一体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公司在模具设计能力方面拥有全3D实体化设计能力,在模具制造方面拥有3D数据链加工、在线检测及三坐标检测等工程保障和实现能力。
依托公司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开发能力,公司已在超高强度钢冷冲压模具、真空助力器壳体多工位精密模具、底盘超长高强度零件模具和异形管件复杂成型模具等领域形成了自主创新的优势及特色产品,并体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实现创新冲压技术的持续开发,目前公司在高强度/超高强度钢零部件冷冲压技术、铝合金冲压技术等方面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使用高强钢/超高强度钢可以通过减小壁厚来减轻零部件质量,实现车体轻量化,同时其超高的强度又能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满足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要求。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对高强度/超高强度钢零部件采用冷冲压工艺,克服热成形生产成本高且效率低的弊端,产品成型稳定、回弹变形可控,适合快速批量化生产。
车身及底盘冲压零部件所用传统材料为车用钢材,而相同体积铝合金的重量仅为钢材的1/3,用铝合金代替钢材,能大大减轻车身及其他零部件的重量。目前,公司与汽车等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开发以铝合金为原材料的真空助力器壳体和电池盒盖冲压技术,应用于沃尔沃及奥迪部分车型,与东山精密(002384)合作,公司自主研发以铝合金大板为原材料的电池壳冲压技术,产品应用于国际某知名品牌电动车。
公司历来重视成本控制,建立了包括工装设计、模具研发制造、自动化冲压、机器人焊接和电泳涂装在内的冲压零部件生产工艺链。公司通过产品设计阶段的工装设计,尽可能地将多工位模、级进模作为模具的研发方向,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精简生产工序,并以科学的裁剪方式有效降低了原材料的损耗。公司通过模具的研发制造,将工装设计与产品制造紧密结合,工装设计理念和模具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得以迅速反馈。公司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动化生产比例和采用焊接机器人等方式,以减员增效为手段,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司以苏州总部为核心,布局华东、西南、华中、华南等地的汽车产业集群,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知名整车制造商和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一汽大众、光束汽车、东南汽车、福建奔驰、吉利汽车、本特勒、博世、汽车等。
整车制造属于高度精细化产业,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其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公司依托ISO/TS16949:2009质量控制体系,在优秀的研发能力、高效的生产模式和严格的管理体系下,公司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报告期内,公司产品质量合格率99.99%。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25,756.76万元,同比增加0.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3,740.23万元,同比减少1.74%。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30.27万元,
国内汽车产销呈现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发展动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呈现3%左右增长。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其前景与汽车消费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就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格局而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国之一,企业基本涵盖所有汽车零部件供应,而汽车零部件整体种类众多,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趋势下,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样面临产品、技术、制造方式等领域的大变革。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重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
《中国制造2025》指出,将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自主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引领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有望持续改善。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汽车制造业比例维持在45%左右,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无论从我国汽车行业增长空间,还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规律来看,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产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汽车部件和新能源领域供应。
下一篇:玻璃钢模具加热油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