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的作用是什么,成都综合管廊的现状如何?今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举办了“探秘城市‘地下生命线’——认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题活动”,邀请市民朋友沉浸式参观体验了地下综合管廊。
什么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可以理解为将市政管线存放在地下的一个个“房子”里,这些“房子”保护着各种管线,源源不断向城市的每个角落输送着水电热等能源,确保城市正常运转。地下综合管廊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等城市问题,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水平,保障城市能源供给安全稳定运行,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今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天府新区雅州路的雅州路综合管廊,探秘属于这一管道世界的地下空间。一走进地下通道,综合管廊内凉风扑面而来,为今天炎热的天气带来一丝丝凉意。
成都市雅州路综合管廊总长约3公里,建设结合了天府公园地下停车场、人防空间,全面统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是天府新区纳入国家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之一,内设车行检修通道,是天府新区乃至全国单舱断面最大的管廊之一。
走进管理综合管廊的“智慧大脑”--分控中心,这里承担着对管理范围内的综合管廊进行运行状态监控、设备联动控制、遇突发事件实施抢险救灾等职能职责。
通过分控中心的大屏幕一屏可以总览综合管廊的实时情况。“目前我市已投入运营监控中心6座。”雅州路分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地下管廊内每公里安设有约500多个监测设备,相当于“眼睛和“耳朵”,当监测设备发现氧气、温度、湿度、硫化氢、甲烷、液位等环境参数超标时,就会立即进行报警,并在大屏幕弹出报警位置视频画面,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我们分控中心管辖有6公里综合管廊,控制系统包含综合管廊内的照明系统、监控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等。”
弱电管道、高压管道、通信管道、自来水管道……随后,当记者走进综合管廊单舱,放眼望去,宽敞的管廊各种管道复杂繁多却整齐排开。据介绍,管廊内安设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如氧气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它们可以监测氧气含量、温湿度、硫化氢浓度、甲烷浓度等环境质量参数,如果发现液位超限、氧气含量偏低、火灾烟雾等异常情况,会自动启动排水、通风、消防等设备进行自动处置,并发送报警信息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雅州路综合管廊单舱断面较大,在这里,一辆小型巡检车辆可以自由通过,是成都目前唯一可通行车辆的管廊。”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都有巡检人员在管廊内进行巡查,如检查自动灭火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检查入廊管线信息是否完整,检查配电箱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发现故障就立即安排检修。
其实,综合管廊巡检工作并不轻松,巡检人员不仅要懂专业技术,还需要有良好的体能。为了更快捷地巡检管廊,中心还开展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试点应用,实现管廊病害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报警等功能,截至目前,实现替代人工完成日常巡检项目70%以上,巡检效率提升4倍。
成都自2016年成为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及管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成都市正在修编的《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5 年)》,计划到2035年,成都将建成管廊约1000公里。截至目前,成都在建管廊约180公里,建成投运管廊约100公里。预计到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管廊将达到约200公里。
为进一步强化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工作,成都构建综合管廊智能化管理体系,搭建了“1+1+N”智能管理架构,即:1个市级总控中心,1个灾备中心和N个分控中心。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于2019年5月挂牌成立,为市委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心聚焦“健全管理架构、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运维管理、深化全周期管理服务、推进智能建设、着力科技创新”等本职工作,不断增强管廊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目前,成都市在综合管廊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四新技术”试验研究以及规范运维的机制建设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同时,成都还制定了《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技术导则》,统一全市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接口,为确保全市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功能有效衔接,实现数据汇总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展综合管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数据传输方式研究,对管廊监控系统数据安全性进行分析,明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及数据传输方式,实现监控系统数据安全传输与汇聚,保障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成都在全国首创地下综合管廊“廊长制”长效管理工作机制,通过搭建总廊长、区域廊长、责任廊长、专业廊长四级“廊长制”管理体系和明确各级廊长工作职责,建立管理扁平、快速反应、沟通有效的管理机制,构建了管廊运维高效运转、快速处置的常态化管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