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门户,东海瀛洲。2022年10月,来自公司的高铁越江隧道建设精兵强将,齐聚世界级生态岛——上海崇明岛,开启了长江首座、世界最大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的新征程。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一条奔流不息的文明根脉,涵养了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智慧和远古记忆。
高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拉近时空距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闪耀世界的名片。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之沿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骨干城际通道,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撑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需要的骨干线路。
崇太长江隧道起于江苏省太仓市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七丫口,穿江而过止于上海市崇明区。隧道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3.25千米,独头掘进穿越长江长度11.3255千米,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2023年集团公司“”上,集团公司、董事长高伟强调,“要依托崇太长江隧道等行业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党委、总经理易国良指出,“要依托崇太长江隧道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大力推进智能掘进、智能拼装、互联协同、智能诊断、智能检测等核心成果转化应用”。
针对高铁隧道独头掘进距离全球最长、高铁盾构直径最大、世界水下隧道行车速度最快、长江水下最深等工程特点,中铁隧道局提出“精益管理、智能建造、品质领航、生态亲和”建设理念,以施工组织为主线,以盾构始发为关键,强化资源配置,遴选精干团队。
“盾构直径15.4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盾构独头掘进穿越奔流宽阔的长江,将攻克业内诸多问题挑战,刷新多项世界纪录,站在行业超大直径盾构智能建造最前沿。”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真切感受,代表着进场之初大多数人的心声。
“打造长江隧道新标杆,领航世界高铁新发展。”一幅竖立在三号盾构始发井施工现场的大型标语,生动诠释了中铁隧道局全体参建员工的斗志。
“崇太长江隧道,以350公里的时速,变天堑为通途,承载着交通强国高铁过江不减速的梦想,我们一定要做到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开局、高效率推进。”项目负责人在进场之初,眺望长江,如此介绍道。
进场半年,这支身经百战的钢铁之师在长江之畔扎下了根。项目管理团队勠力同心,倒排工期,日夜鏖战,快速打开了施工局面,依次完成中心试验室、项目部驻地、拌和站、管片厂等176亩临建工程建设,顺利验收并投入使用。坚持空间占满、时间用足,施工现场各式各样的大型机械设备有条不紊地作业,438米明挖段多点分段协同施工,4台三轴搅拌机、6台成槽机、8台履带吊一字排开,工程建设高歌猛进。仅用95天,完成了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目前正进行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
公司不断攀升大盾构技术制高点,全面推进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一代工程建造模式,实现智能建造从1.0到2.0的新跨越,引领行业进入智能建造新时代。研发了深基坑、管片厂、拌和站、智能隧道四大管控系统,集成工程生产工序、安全、质量、科技创新、智能应用等十二大模块,以数据驱动引擎为核心,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将人作为系统控制与驱动的元素纳入生产流程,实现标准化、数字化。
走进占地面积135亩的崇太长江隧道PC构件智能生产配送中心,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现代化工厂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PC构件智能生产配送中心采用“9+1”布局模式,涵盖中心试验室、标准化混凝土配送中心、数智化管片生产车间、数智化钢筋加工车间、数智化箱涵生产车间、管片水养区、管片试验区、管片存放区、产业工人社区等九大功能区和信息化管理中心,承担着崇太长江隧道6999环管片、6699块箱涵智能生产配送任务。搭建了国内首套全数字化管片生产线条蒸养线环,从钢筋下料、入模浇筑到蒸养出窑的管片全自动生产,实现少人化、无人化。
据悉,崇太长江隧道建设总工期84个月,盾构机将于2024年4月始发掘进,2029年11月具备高速铁路开通条件。该项目建成后,将在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合肥铜陵北路下穿10月放行
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