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电暴雨预警持不断,新虹街道是否已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墙”?这半年来街道在防汛工作方面又有哪些新进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连线水务站站长徐春霖进行了深度采访。
光华地道西接光联一路,东连沪青平公路,长度约 290 米。地势较低,局部形成低洼,雨水排水设施老旧,暴雨时最大积水深度可达 2 米,这也是新虹辖区内最后一个积水重大隐患点,今年光华地道防汛功能完善工程正式动工,截至目前,工程量已完成60%,预期8月完成施工。
A: 早在2018年,新虹街道已在所有下立交道路上建立了防汛监控系统,实现对积水状况的实时监控。而光华地道作为最后一个重大积水点, 相关完善方案一直在深入研究中。由于光华地道位于沪昆外环线铁路和正在施工中的沪苏湖铁路等多条铁路通过的汇集处,工程设计和施工协调都很棘手。
今年年初,街道便将光华地道防汛功能完善工程列入73项重点工作和23项民生项目,誓啃“硬骨头”。工程启动前,我们多次邀请铁路工作部门召开协调会,在维护铁路正常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反复优化设计。随着沪苏湖铁路工程的推进,为更好地配合铁路施工,不影响铁路施工车辆进出,再次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将光华地道改造分为东、西两段,首先对东段进行施工,东段进度完成、度过28天的养护期后,再对西段进行施工。
A: 光华地道两侧地势较高,高差较大,地道内有三个箱涵,局部形成低洼,地坪标高最低处约为0.6m,最高处约为4.0m,强降雨时,雨水迅速汇流至低洼处造成积水。工程设计“削平”地道范围内的高地,将地势整体变为平坦,同时充分发挥整条地道雨水收集设施的功能。
地势改造完成后,整体呈东高西低状态,将以东侧铁路箱涵内原有雨水口为起点,新建钢筋混凝土排水沟与之连通,至西侧铁路箱涵出口附近地坪标高最低点,再接入新建的DN600雨水管道,最终进入光华地道泵站。
A: 我们在上半年就基本完成了对光华地道泵站的改造,泵站内两台潜水泵升级后,泵站总排水能力达到1000m³/h,比改造前的总排水能力翻了约一倍。施工过程中,每台泵为单独更换,泵站整体排水未受影响,施工方也增加了临时泵以备不时之需。经过汛期几次暴雨侵袭,目前地道排水运行正常。
当前,新虹破损管道点位结构性修复工作已基本全部完成。该项工作始于2017年,根据排水管道CCTV检测报告,修复破损严重的管道点位,避免因管道破损而导致路面塌陷等情况发生。
今年上半年在商务区北片继续推动对道路原有老旧雨水口进行更新改造工作,计划年内改造400座,同步安装截污挂篮,从源头拦截垃圾,以解决传统雨水口排水能力不足和易堵塞等问题,提升城市内涝防汛治理水平。该工作自2019年起陆续推进,已陆续改造完成1469座,目标为全覆盖辖区内的6000余座。
此外,为避免意外坠井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新虹街道早在2017年起就先行一步,全覆盖陆续为辖区内下水井口安装防坠隔板,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迄今,已安装完成9000块左右隔板。
目前,张正浦周边水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整治工程整体工程进度已达90%。据介绍,自2018年起,张正浦河道发生过2次坍塌。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本次在工程施工中,先在驳岸前打3米的木桩,对驳岸进行巩固, 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挡墙侧向承载力,并为水生植物提供种植平台。工程还沟通了云霞绿绿地湖泊,实地开河,以增加水面积的方式,提升区域防汛除涝能力。结合已建成的北虹港幸福河湖段,将打造一条3.2公里的生态廊道风景线。
新虹街道是上海拥有地下空间最多的街镇之一。辖区内有下立交16座,地下通道19处,其中,虹桥枢纽至会展中心的地下人行通道全线公里, 是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地下通道核心,一旦发生暴雨渗水、积水,将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街道十分重视相关防汛工作,汛期前街道防汛办联合城运中心,城建中心等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走访检查了地下空间、地下通道和连廊,并专门召开防汛防台工作推进会,对地下空间、地下通道和连廊做出重要要求,多方面保障地下空间在防汛期间正常运作:部署水位监测系统和排水系统,实时监测附近水位变化和迅速排除积水;制定详细的应急防汛预案,预设疏散路线、紧急通知系统等;作好相关设施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修复漏水点和损坏处;在防汛仓库中储备包括抽水泵、沙袋、铁锹等防汛救灾物资,以供随时调配。
新虹街道地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水务工作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环节,街道将始终坚持对标最高标准,继续采取各项有力举措,完善水务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