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和制件,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模具制造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
模具产品种类繁多,根据成型材料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其中塑料模具是最主要的非金属模具,占模具行业总产值45%以上;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则可分为注射模、冲压模、压铸模、锻压模;根据加工精度不同,最终可将模具分为普通精度模具和精密模具两大类,一般认为,模具误差在±2μm内的即可称为精密模具。
我国模具工业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总的来说,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手工作坊制造的萌芽阶段、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及产品竞争阶段和现代化生产的品牌竞争阶段。
萌芽阶段为二十世纪50 年代至上世纪70 年代中期。由于受社会经济及发展状况的影响,我国模具制造在这一阶段发展缓慢,模具制造大多依附于企业的一个配件加工车间,模具制造企业较少且产量低。模具产品的种类较为单一,供需关系处于不合理的混乱状态。
快速发展阶段为二十世纪80 年代初期至90 年代中期。在该阶段,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模具制造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科学管理理念,并自行研制开发了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具新钢种。模具的产量及生产工艺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整个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产品竞争阶段为二十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初。这一阶段,在消费需求的引领下,模具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外模具企业开始大举挤入国内的模具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厂商之间相互模仿,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激烈。
品牌竞争阶段为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外资布局国内模具市场加剧了整体市场竞争,一些实力较强的厂商开始注重品牌宣传、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渠道终端建设,并逐步开拓中高端模具市场。此外,下游市场呈现多样化需求,下游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也逐渐提高,我国模具制造产业进入了以品牌竞争为主的新阶段。
由于机型多为国外开发,模具进口较多,随着我国自行开发能力的提高,这方面的模具需求量也将大幅度增加。未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下游需求的不断扩大将带动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至“十二五”末,行业市场规模将由近1640亿元增长到3200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至“十三五”末,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将在10%以上。
据统计,中国模具制造行业规模(2000万元)以上企业有1589家,资产总额达1394.82亿元,同比增长16.28%;实现销售收入1639.88亿元,同比增长27.35%;利润总额107.10亿元,同比增长13.76%。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模具制造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模具制造程度已有较大进步。中国塑料模具增长迅速,比重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国塑料模具发展迅速。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在模具进出口中的比重高达50~70%。随着中国机械的发展,汽车、家电、电子信息和同期塑料橡胶模具在模具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据了解,制造一款普通轿车约需200多件内饰件模具,而制造保险杠、仪表盘、油箱、方向盘等所需的大中型塑料模具仅约50%能够满足。而塑料建材大量替代传统材料也成为所趋,预计全国塑料门窗和塑管普及率将达到30%~50%,塑料排水管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对模具的需求。据专家预测,模具市场的总体趋势是平稳向上的,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近年来,基于模具产业关联度强以及效益放大明显的特性,我国模具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医疗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模具产业的巨大需求。同时,我国模具行业进行了业务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并成为了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我国模具产品出口额从21.96 亿美元迅速增长至47.0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53%,未来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然而,相比国际先进的模具技术水平,我国模具工业在理念设计、工艺技术、人才经验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显示,国内缺乏对模具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新领域和新产品开发慢,高技术含量的模具我们比国外低得多(国外约为60%左右,国内不足40%)。因此,国内部分高技术含量模具仍供不应求,并有很大部分依赖进口。